1. 首页 > 工伤保险 >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,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

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,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支付宝“相互保”9天破千万人,它会不会像余额宝那样,颠覆保险行业?

刚才看了下,已经快突破1200万人了。这才推出11天,相当于每天100万人。

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,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

上图是我10月17日加入时的数字,当时才刚推出2天,加入的人才140多万。如今,已经快1200万了,说明大家都很喜欢这个产品,已经成为了爆款。

一般爆款,都是因为巅峰的传统。相互保就是这样自带颠覆基因的产品。

相互保是阿里支付宝推出的一款产品,当然仅凭这款互助类保险是不足以颠覆保险行业的,就如同余额宝也没颠覆银行业一样。但是,这给我们一种期待,觉得阿里一直在颠覆,未来肯定还会推出颠覆类产品。

保险概念如今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了,大家都认识到了保险的保障作用,但是,由于保费通常都会超出大家的支出预算,所以现在仍有好几亿人没有商业保险。

上图是日本,美国,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图,日本保险比例是26.8%,美国是32.6%,而中国仅有2.1%,差距非常大。

市场空间很大,但是都太贵,导致加入人数增长并不多。如今,阿里强势推出低成本保险,就像之前的余额宝一样受到热捧。

我很乐意看到阿里继续深耕保险行业,如果不以利润为第一追求,而且产品做的又好,自然会受到大家的追捧。如果都是像平安这类的以追求利润为第一目标的公司,那还是会有很多人无法获得保险保障。

当然,相互保并非一款完美的产品,毕竟发病率高的60岁以上都无法获得保障,希望以后还有更多好的,成本低的重疾险,让更广大的人受惠,真正的做到普惠保险。

支付宝的“相互保”,可以认为是支付宝对保险产品的一种大胆尝试、大胆探索,而从9天破千万人的参与度来看,受欢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。受此影响,因其准入门槛不高,有利于普通人,或经济能力不强的人参与其中,还是造福了不少的群体。但是,因相互保的保额不高、虽然门槛很低,但因涉及到费用分摊,几个月下来,仍可能会牵涉到一笔费用,虽然是小数目,但长期下来还是需要好好盘算一下。此外,在实际情况下,相互保有着商业保险的部分作用,但未必可以取代商业保险,尤其是重疾险,而费用摊分模式以及参与者众多,难免会存在浑水摸鱼者,且保额不是特别高,对部分有需求的人群来说,还是不足以满足相应的需求的。

余额宝颠覆的是银行的活期存款,让大家的活期存款也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的收益率。如今的“相互保”,肯定谈不上颠覆整个保险行业,但它可能颠覆保险行业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险种——重疾险。

这些年重疾险是保险公司重点发力的业务。2010年~2016年,国内健康险保费收入从691.72亿元迅速增长至4042.5亿元,增长超过480%,而健康险当中,又有九成左右是重疾险。

“相互保”瞄准的就是重疾保障,相比保险公司卖的重疾险,“相互保”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:

一是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”。我们都知道,保险公司收到的保费,大致分为三个部分:成本(比如真正的赔付、税费等等),保险公司的利润,保险经纪人的佣金。“相互保”只有10%的管理费,没有保险公司的利润+保险经纪人的佣金这两部分,理论上是可以为投保人节约很多资金的。

二是,“相互保”是实际花了多少钱赔多少钱,真正做到了“零浪费”,而保险公司交的保费是固定的,不管你有没有生病,都得交下去。

三是,“相互保”进入和退出都很灵活,保险公司想要买保险,流程比较长;如果要退出就更麻烦,之前投入的保费只有部分能收回来。

毫无疑问,相互保这种模式会抢走保险公司很大一部分重疾险的生意。试想一下,如果相互保最终人数突破5000万,那么就是保险公司少了这5000万人的生意。

但是对小孩儿来说,仍然是现有重疾险划算,因为现有重疾险对小孩收取的保费是比较低的,而且保障的额度和期限都更长;对中年人来说,相互保只有10万的保障额度,显得并不是太充足。

关注我,获取更多深度解读

产品介绍

这是支付宝上线的一款重疾险产品,支付宝嘛,都是跟金融、理财、保险相关的产品,我每天用支付宝买东西,就给我返利什么30元保险红包。

这款产品也很简单,只要芝麻分650以上,年龄30天到59岁,就可参加。保险产品嘛,40岁以下保额30万,40-59岁10万。参加时不用付钱,有人需要赔付时,均摊到每个人不超过1毛钱,看上去666非常划算啊,性价比秒杀市面上一干重疾险。

保险内幕

但只要是保险,就脱离不了本质,保险的本质就是花钱买个心安。比如ABC三人买了一款保险,A、B没出事,C出事了,那么可以将A、B买保险的钱赔付给C,不停运作下去。

传统保险之所以能一直运作下去,那是因为它设定了较高的门槛,比如不低的保费,各项身体检查,年龄限制,年龄越大的客户购买保险费用越高。

相互保降低了这一门槛,现在参加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万。羊毛出在羊身上,以后真的要赔付,钱还是要从参与者身上出。

保险创新

当然,相互保代表一种前进的、发展的保险创新模式,是值得肯定的,它将更多的受众囊括进保险范围内。

顺势发展是不可阻挡的,如同当年的支付宝引领无现金支付,余额宝打响互联网金融理财概念一般,相互保也代表着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趋势,它是专为年轻人定制的产品,收割的也是未来的红利。

网购盛行时,喊着货不对版的人不在少数,但是95、00后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如今已经变成网购主力军。

互联网金融盛行时,都说超前消费将毁掉这一代年轻人,但现在互联网借贷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。

前后也不过几年时间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完善,新产品从推出到国民接受的时间会越来越短。

相互保的模式,如今远未完善,但是传播速度已经十分惊人,相信不久的将来,它会成为一种不必可少的保险形式,保障我们的生活。

与传统保险行业互相合作补充

传统保险行业发展了几十年,相互保没有能力,也没有必要去颠覆它,二者作为一个合作的关系,对大众来说更为有利。

保险行业险种多样,已经非常完善了,这几年借助互联网的发展,也有许多保险公司特地设计了新型互联网险种,低至几千块,覆盖更多普通用户。

互相保本质上也是一种较为普通、基本的保险,对于有不同需求的用户而言,可以起到补充作用, 但是仍旧无法代替专业型险种。

不同用户群体对保险保障范围的需求也不同,简单来说,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高端险种,自有其受众,互相保的出现并不会冲击它们的存在。

当然,与其寄希望于保险,不如好好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,半年一次定期体检,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问题,饮食健康、作息规律、多加运动,保持健康的身体,比什么保险都靠谱。

我是吴怼怼,虎嗅、36氪、钛媒体、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、前澎湃新闻记者,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,更多深度解读,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。

相互保是个好东西,颠覆了一般人的认知。

加入相互保的人,都对风险有一定的认知,懂得当风险来临时需要转移。

仅有相互保,会有以下几种情况:

四十周岁前岀险,获得三十万的保障;

四十周岁至五十九周岁岀险,获得十万的保障;

六十周岁或以上岀险,没有保障。

自己评估,我将会在哪一年岀险?

四十多岁了,只有十万的保障,有点低了,多买一份吧,怎么保险公司要我这么多的钱呢?还是马云实在;

五十多岁了,马云保不了我几年了,我还应该不应该再买一份其它保险公司的保险呢?买!什么,不卖给我?除非体检完没事才准买?你有病吗?没事我买什么重疾险?

相互保不好吗?好,当然好啦!只不过有局限而已。

在配备了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的基础上,本着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理念岀发,加入相互保还是挺好的。

早在2017年财智成功就曾经思考过相互保模式,认为当参与者足够多时,保障力度将超过传统商业保险。而今终于在支付宝手中开始实现,并且如果不遭遇不可抗力,必然可以发扬光大,改变商业保险模式。

互联网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,不但可以通过信用体系提升效率,还可以更加公平,成本更低,金融信贷如此,保险同样如此。

支付宝“相互保”以芝麻分650分为门槛,首先将信用较高的人群加以区分对待,通过大数据和庞大的客户群体,完美解决了诚信、生病补偿金额的问题,并且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极低的成本,中间有一个人生病,平摊到每个人身上,单次低于0.1元。

这两年朋友圈里时不时会有重病筹款的信息,很多还是朋友的亲戚,或者朋友的朋友及同事,二十五十的捐款,一次两次可以,但是看的多了,就会自动把这些信息过滤了。

世间事就是如此,真真假假,审美疲劳。

商业保险最大的问题,一个是收费高,每年数千元,动辄要交十余年乃至更久,但是一旦真生了病,要么病种不在合同范围内,要么生病的姿势不对,最终这也不赔,那也不赔。

支付宝的模式,显然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,首先从成本上大幅降低,而且不是一般的大幅降低,一年下来最多几十元上百元,但是起码会有十万元以上的额度。再结合医疗保险,一般的大病也都有了保障。

财智成功认为,当支付宝的“相互保”模式越来越成熟,越来越被人们熟悉和接受,必然能够颠覆传统商业重疾险。

当然了,希望这种“相互保”能够茁壮成长,不会遭遇打压乃至封杀。

模式的改变,必然能够改变社会上多数人对于保险的观感,从而更多人愿意接受性价比高更加公平高效的互联网保险。

此外,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也是好事,躺着赚钱,躺着骗钱的时代终将过去,再不努力,就等着被淘汰吧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工伤保险管理存在哪些痛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